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厦门海关出台促进外贸高水平发展“七优化七服务”三十二条措施/h1>

时间:2025-02-09 来源:新闻中心

  首页政务公开机构职能机关处室大通关协调处政策内容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部署,落实海关总署《关于逐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厦门海关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实际和前期调研成果,着眼当下外贸企业需求和长远培养外贸新动能,出台促进外贸高水平发展“七优化七服务”32条措施。

  将进口水运转关“离港确认”模式自福州港扩大至莆田、宁德等港口。推动泉州—厦门、汕头—厦门等航线启运港退税试点落地,扩大试点成效。

  在东渡、海沧港区建成“跨境一锁”清关点,同步把翔安火炬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1210和9610业务纳入“跨境一锁”模式,服务龙岩纺织品等特色产品通过“跨境一锁”出口。

  拓展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功能,在 “单一窗口”企业端开发“抵港直装”“入库直提”,实现空运全流程物流可视化,促进临空跨境电子商务、快件融合发展。

  扩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试点应用场景范围,实现班列运营平台企业全覆盖,企业可直接在班列发运地办理铁路舱单业务,在属地办理通关手续。优化“多点装箱、集中发运”作业模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将集装箱运至海沧关区各监管作业场所申报并办理海关手续后,转场至前场铁路货站集中编组发运。

  推进与南非德班海关“点对点”关际合作,推动双方在“安智贸”、联合执法、能力建设、AEO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建设金砖国家“智慧海关”示范中心网站,为金砖国家海关、金砖贸易公司可以提供贸易数据分析、政企互动交流、海关线上合作等功能,服务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海关间贸易安全与便利。

  对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注册的进口国家(地区)、注册要求、注册品种风险程度较低的,可免于现场评审。推动冷处理方式运用,最大限度保证水果品质,扩大输美、输印尼柑橘出口。

  优化粮食送样检测流程,实现自主检测项目全覆盖,试点进境粮食指定加工公司分级管理制度,应用自动取样、智能色选设备,提升通关时效。

  承接澳大利亚、乌拉圭天然牛黄进境风险评估工作,支持天然牛黄放开进口准入。推广进境新鲜水果“集装箱冷处理”智能评价模型应用,实现进境新鲜水果集装箱运输途中随航冷处理温度数据的电子自动比对。对仅用于研发用途的进口乳品、饮料类样品免于监督抽检和标签检验。以“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申报的台湾地区输大陆预包装食品,企业可申请流转至属地海关实施标签整改。

  对进境种用水生动物隔离场使用证换证实施网上复查,压缩换证时限从20个工作日至5个工作日。对新增隔离场采取提前辅导、联合考核等方式,推动企业申请一次性通过。

  建立大宗资源性商品等实验室检测快速通道,提升原油、液化气等商品的实验室检验测试能力,实现进口能源矿产品检验项目关区就近检测。综合运用“预审核”“提前申报”“汇总征税”等便利措施,加快进口LNG验放。推动进口集装箱装运铜精矿转场检验试点拓展到公路运输转场方式。

  服务翔安海翔码头、东山港兴码头水果、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支持招银港区7-9#泊位码头粮食筒仓改扩建。

  在省级政府科技行政主任部门或地级市及以上地方政府的推荐下,允许暂未获得高新技术证书的企业申请开展真空包装货物布控查验模式。

  对新型显示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减免税“一次办理、多次使用”模式,将减免税快速审核功能拓展到生产设备零配件,平均审核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对合乎条件的进口自用性(含研发用)原材料、消耗品自动解除后续监管。

  将航空维修企业纳入保税维修企业“白名单”管理,实现保税维修电子账册变更自动审核。允许试点企业对非本集团自产的产品开展全球维修业务,实现从“修自产”向“修全球”延伸。

  支持在合乎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建设对台跨境电子商务中心仓,推进多种业态货物按清单或报关单模式集约拼装出口。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税款担保电子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及跨境电子商务“先查验后装运”模式试点。支持在象屿综保区、漳州保税物流中心等开展“保税展示”“保税网购”的跨境电子商务新零售业务模式,实现“线上服务、线验、极速配送”。

  开展境外国家(地区)监督管理体系标准研究和产品风险评估,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产品、出口目的国家(地区)正面清单,新增2项产品试点。协同泉州市推进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推动市场采购业务健康发展。

  支持合乎条件的企业参加船用燃料油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两仓”功能叠加试点。允许供飞机用保税燃油和非保税燃料油混存混用,服务航运企业降低成本。

  高标准规划厦门国际博览中心驻场监管点建设,复制上海进博会海关服务保障模式,应用展会监管系统,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

  在邮轮母港二期采用海关、安检“一次过检”模式,推动建设“智慧港口综合应用平台”,提升邮轮旅客通关体验。创新邮轮供船物料管理模式,对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常用低危物资实施“白名单”管理。

  持续扩大“远程属地查检”改革试点企业范围。扩大“批次检验”改革试点商品范围,将液氩纳入“批次检验”。对进出口小批量货物,推广集中查检作业模式至海沧港区。

  适用企业范围由高级认证企业扩大至合乎条件的海关注册登记或备案企业,并增加适用核查事项。

  将“集团+”信用培育和“集中认证”模式,拓展至民营、生产型等企业。对接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服务行业等,持续推动出台AEO联合激励措施。

  多渠道开展主动披露政策宣贯解读,在“单一窗口”增设企业申报通道,压缩主动披露作业时长,用好用足企业主动披露免予处罚、减免滞纳金等政策。

  对三明—厦门转关货物推广“福厦两关一锁通”。推广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线上流转,简化货物检疫业务办理流程,为公司可以提供检疫委托、结果反馈一站式服务。在厦门“单一窗口”手机端增加实验室取样送检状态查询功能。

  在东渡、海沧、古雷港区以及厦金两地航线船舶优先试点,依托智能化监管设备开展智慧电讯检疫,压缩船舶等待作业时长3小时以上。

  在高崎机场复制“城航楼模式出境行李监管”智慧旅检场景,支持在厦门北站设立城市航站楼,满足旅客就近值机、托运需求,行李检查正常的旅客无需在机场重复办理手续,减轻旅客携带行李负担,提高旅客通关效率。

  拓展应用船舶物供模块,实现海关与厦门市食品溯源系统的数据对接,从源头共享采购食品及相关这类的产品追溯信息。

  发挥“厦门海关经济研究所”机制作用,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地方重点产业情况加强宏观研判和数据分析,深入开展企业贸易景气指数调研,多维度分析省市外贸走势,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开通微信“原产地证书申领”小程序,支持企业线上下单,海关签发后直接寄递到家,实现证书申领“一趟不用跑”。对合乎条件的中转货物开具RCEP背靠背原产地证明,助力转口货物在RCEP进口方继续享受关税减让待遇。

  依托厦门WTO/TBT-SPS通报咨询工作站,每年发布不少于3000条预警信息,对不少于500家企业组织技贸调查。推进(晋江)体育用品、(漳州)罐头食品等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建设,帮扶行业企业妥善应对,保障企业出口权益。

  定期开展企业回访,跟踪解题成效,梳理辖区重点外贸企业名单,固化“一对一”联络渠道,推动企业“问题清零”。

  与市县(区)两级商务部门持续夯实外贸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服务外贸发展。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