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CPI同比回落,PPI同比回升。CPI同比读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PPI同比读数高于市场预期。CPI主因降温不及往年→鲜活食品价格下降,非食品方面,增产计划暂缓→能源价格同比下行、能耗征求意见→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上行、旅游淡季→机票价格环比下降、降温影响→冬季服饰价格持续上涨。PPI高频数据与PPI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存在两大原因:一是大宗商品高频价格指数传导至企业端有几率存在时滞,此外PPI编制中抽选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可能受到样本影响;二是期货合约收盘价亦受到近期政策会议召开时间影响,或增大拟合测算偏误。展望四季度,预计CPI仍将保持在0上方小幅增长,国内和产业需求带动PPI修复,价格有望进一步趋稳。重点关注:
1)预计年底猪价温和下跌,扰动食品同比项,气温下降叠加二次育肥出栏,供给过剩向养殖端传导是核心逻辑;
2)增产计划暂缓指向石油供应或仍将过剩,预计12月油价小幅回落,欧佩克9月下旬决定,增产计划暂缓两个月实施,在需求量开始上涨疲软而美国、圭亚那、巴西和加拿大产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供应或仍将过剩;
4)关注国内的需求催化(例如政策刺激+兑现等)以及产业需求的催化(例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带动PPI上行。
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略有回落:11月CPI同比+0.2%,较前值回落0.1%,远低于市场预期_x0002_(+0.4%),与我们的预测较为接近(+0.1%);环比-0.6%,较前值下降0.3%。
为何CPI同比读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11月CPI同比+0.2%,远低于市场预期+0.4%,与我们的预测+0.1%较为接近。财新传媒近日对14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11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4%,预测区间为0.2%至0.8%。主因市场认为:一是926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对有效需求和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显现,从而带动物价温和回升;二是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物价的措辞也有调整,表明“温和再通胀”或将推动:从5月和8月的“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维护价格稳定,温和回升。”转变为11月的“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高频数据也指向部分农产品价格会出现上涨,例如根据农业部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1月份砂糖橘的价格同比+27%。但是由于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即寒潮降温不及往年,因此农产品生产储运难度下降,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不升反降。
(1)食品方面,11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2.7%,降幅超近十年同期中等水准2.5个百分点。受降温影响,主要鲜活食品价格下降,是拖累CPI环比下降的主因。11月食品项CPI同比1.0%,前值2.9%,食品项环比-2.7%,前值-1.2%。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其中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
(2)非食品方面,11月非食品项CPI同比0.0%,前值-0.3%,非食品项环比-0.1%,前值0.0%。增产计划暂缓→能源价格同比下行、能耗征求意见→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上行、旅游淡季→机票价格环比下降、降温影响→冬季服饰价格持续上涨。能源:11月国际油价同比-10.5%(前值为-15.0%)影响,国内汽油价格同比-10.0%,能源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8.2%,主因增产计划暂缓指向石油供应或仍将过剩;汽车: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0.2%,为近9个月以来首次转涨,环比-5.5%,降幅有所收窄。燃油小汽车价格持续上涨或受到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意见影响,符合该标准的燃油车保值率或提升;出行: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季节性下降8.6%、7.3%和5.6%,主因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影响;服装:服装价格持续上涨0.6%,主因冬装换季上新支撑;工业: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通信工具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上涨0.7%。
展望2025年,在CPI的结构上我们提示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预计2025年食品项受到低基数影响;二是能源项预计受到油价支撑;三是核心CPI受到居民收入预期改善影响+促消费政策支持;四是翘尾因素对CPI扰动减弱:
(1)猪价持续上涨,预计猪价(平均批发价)2025年底有望升至25-30元/公斤左右。2024年年初以来猪价主要受供给减少影响,9月份仔猪价格震荡下跌,一种原因是目前养殖端补栏积极性下降,另外一方面则是目前新生仔猪外销数量较多,加之生猪存栏结构中大体重猪源占比增加,总的来看预计2024年四季度待出栏生猪较为充足。对于2025年,我们大家都认为猪价持续上涨但上涨空间存在限制,预计2025年底有望升至25-30元/公斤左右。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供给收缩,2025年生猪出栏量由2024年4月-2025年3月能繁母猪数决定,能繁母猪存栏数减少对2025年猪价形成强有力支撑;二是季节性需求变化,猪肉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供给淡季时猪价走高,而旺季时供给端的变化对猪价有指引作用。三是政策和市场调控,政府和有关部门或会通过保供稳价措施来调控市场供需平衡,从而间接支撑猪价,因此预计2025年猪价上行,年底有望升至25-30元/公斤左右。
(2)预计2025年油价呈现“倒U”走势,Q1、Q2、Q3和Q4分别为75、80、77和74美元/桶左右。我们大家都认为,不考虑地理政治学因素,预计2025年油价呈现“倒U”走势,中枢在75美元/桶左右,有三点原因,一是供给逻辑,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1至10月,布伦特原油供需缺口进一步走扩,自7百万桶/天扩至-49百万桶/天,或支撑油价继续上行。但是欧佩克+此前称将“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2024年底,将“集体性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结束,此举或限制油价进一步大幅度下滑,综合看来2025年油价也许会出现“倒U”走势;二是需求逻辑,全球整体需求量开始上涨预期仍然相对疲软,或带动油价先上后下;三是地缘逻辑,特朗普上台后美沙关系或缓和带来石油增产带动油价下跌。
(3)预计2025年在政策催化下,新的消费业态有望快速形成,支撑核心CPI回升。其一,“去地产化”带来的负财富效应冲击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消费者预期指数处于历史低位,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其二,“文旅经济”和“共享经济”持续升温,消费结构性亮点频繁出现,预计2025年文旅消费或继续升温;其三,在政策方面,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支撑汽车和家电消费,地产政策加码扩围也有助于降低对消费层面的扰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催化新的消费业态。新消费业态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为何PPI同比读数明显高于市场预期?11月PPI同比-2.5%,远高于市场预期-2.8%,相对接近我们的预测-2.7%。财新传媒近日对14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1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8%,预测区间为-3.0%至-2.6%。主因市场认为:一是11月南华主要价格指数同比、环比多呈现下跌态势。11月南华综合指数、工业品指数、农产品指数、金属指数、能化指数指数均值分别为2528.6、3788.8、1092.2、6356.5、1824.9,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0.9%、-5.7%、-2.8%、-3.2%、-8.4%,较上期环比变动-0.7%、-1.3%、1.8%、-1.6%、-1.3%。;二是根据PPI八大分项(期货合约收盘价)拟合PPI的环比为-0.6%,与PPI实际环比0.1%存在比较大偏离,从具体行业层面来看,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与期货合约收盘价高频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别。总的来看,高频数据与PPI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存在两大原因:一是大宗商品高频价格指数传导至企业端有几率存在时滞,此外PPI编制中抽选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可能受到样本影响;二是期货合约收盘价亦受到近期政策会议召开时间影响,或增大拟合测算偏误。
关注国内的需求催化(例如政策刺激+兑现等)以及产业需求的催化(例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带动PPI上行:
(1)国内需求催化下,PPI中枢可能较前期有所抬升。内需渐进回升的过程里有望带动PPI回升,主要关注:1)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资金好转+年底赶工,有望加速年底实物工作量形成,对PPI形成支撑;2)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落实政策部署,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我们大家都认为经济大省可能有增量的政策措施落地以配套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例如涉及文旅等的地方消费券可能在选项之中。3)10月12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指出“更看重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在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我们持续发力,推动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综上来看四季度PPI中枢或回升。
(2)产业需求催化下,PPI中枢可能较前期有所抬升。据第一财经报道,OpenAl的ChatGPT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以响应2亿个用户的请求,而美国一个家庭平均每天的用电量约为29千瓦时。因此,AI和新能源电力系统之间有几率存在相互需要,共同良性发展的关系。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有几点需要我们来关注“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严格新增有色金属及建材项目准入”,分领域和分行业的节能降碳行动预计将推动中上游供给偏紧,带动PPI回升。
本周聚焦三个方向,其一,湖北、南昌和兰州等地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其二,外交部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推介活动,亚洲种子大会召开。其三,韩国政局震荡。
高频宏观数据:高频数据继续支撑地产、交通运输、煤炭钢铁维持较高景气度,文旅消费、建筑建材、有色景气度待修复。
短期投资建议:债市关注两大重要会议;股市关注进一步的流动性宽松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发力。
热点观察1:湖北、南昌和兰州等地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我们大家都认为,各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的逐步获批表明:一是土地从增量时代逐步转化为存量时代,在原有增量时代中,规划更多作为政策工具载体,进入存量时代,加速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内生驱动、市场机制将真正发挥效应,空间生产、空间赋能成为核心,规划效力开始真正显现;二是规划中根据各个城市能级大小、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不同的层级,可以越来越好体现中心城市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地位,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热点观察2:外交部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推介活动,亚洲种子大会召开。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推介活动于2024年12月4日召开,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致辞,海南省委书记冯飞、省长刘小明分别致辞和推介。16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官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中央部委和地方代表、企业和国际商协会代表、中外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出席。王毅表示,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
热点观察3:韩国政局震荡。首尔时间3日晚10时25分左右,尹锡悦在龙山发表紧急谈话,宣布实施紧急,宣称将剿灭“从北”,即亲朝势力,维护自由秩序。紧急令发布后,共同召集紧急议员会议。国会召开全员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要求解除紧急的决议案。在4日下午,韩国政坛6个在野党联合提起针对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并于当天下午正式递交国会。7日,绝大多数执政党议员亦在就弹劾尹锡悦动议案进行表决投票前退场。弹劾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高频宏观数据:本周宏观高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生产方面,日均钢材产量环比正增,建材库存环比回落;消费方面,厂家批发乘用车环比上升,或指向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见效,国庆月结束,电影票房热度同比下行;投资方面,专项债发行完毕支撑基建投资,天气扰动因素逐步消退,一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环比景气度上行;进出口方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维持正增,若美国对华关税落地可能扰动出口;价格这一块,猪肉、蔬菜、水果价格同比上行;流动性方面,R001、R007同比回落,人民币汇率渐稳。通过十大类高频数据映射的九大类行业,高频数据继续支撑地产、交通运输、煤炭钢铁维持较高景气度,文旅消费、建筑建材、有色景气度待修复。
投资建议:债市关注两大重要会议;股市关注进一步的流动性宽松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发力。 短期债市关注两大重要会议:本周长债收益率下破2.0%后进一步向下触及1.95%,市场交易仍然呈现对后续宽货币预期较足的状态。投资策略方面,市场或对增量宽货币过度乐观,需要警惕短期增量宽货币政策落地没有到达预期的可能性;中期关注外贸形势的潜在变化,当前意识形态对抗对全球资本流动带来了较大的扰动,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产生某些特定的程度影响,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变化或将进一步扰动我国外贸形势,可能促使国内逆周期政策进一步加码,届时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仍有回升的动力。
短期股市关注进一步的流动性宽松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发力:当前经济仍处于“强预期、弱现实”阶段,市场对政策仍有较强期待,预计后续政策大概率维持动态校准、逐步加码的态势,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仍有预期发酵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没有到达预期;政策落地执行没有到达预期;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
白酒:经销商大会定调明年,优先把握低估值龙头布局机会。近期酒企密集召开经销商大会,为明年增长定调。截至今年10月,青花系列、巴拿马系列、老白汾等系列已达到 2023 年全年营收。汾酒在山西省内市场预计营收15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79%。25 年汾酒公司最重要的经营销售的策略是稳健压倒一切,力求实现全要素突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们大家都认为,当下酒企普遍理性务实,合理降速对渠道减负。伴随一系列经济政策落地,25年企业、居民消费都有望回暖。头部企业经过不断进化,竞争力逐渐增强,建议把握当前预期较低下的投资机会,25年建议把握三条主线,一是配置业绩确定性较强,有基本面支撑、渠道把控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和区域酒龙头,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等,二是前期有所受损,若需求改善受益较大的水井坊、珍酒李渡、酒鬼酒等,三是受益前期改革,管理提质增效的老白干酒、金种子酒等。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表现弱于大盘。根据Wind,本周(11/29-12/6)上证综指涨跌幅为+2.3%,创业板指数涨跌幅为+1.9%;申万基础化工行业指数涨跌幅为+1.9%,在全部31个行业板块中位列第20位,跑输上证综指数0.4个百分点,与创业板持平。年初至今,上证综指涨跌幅为+14.4%,创业板指数涨跌幅为+19.9%;申万基础化工行业指数涨跌幅为+0.9%,跑输上证综指数13.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9.0个百分点。
本周事件:近日,中爆协公布2024年10月民爆行业统计数据。1-10月份民爆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37.1亿元,同比-5.8%;累计实现总利润79.3亿元,同比+9.9%。产量方面:1-10月份,生产企业工业炸药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63.2万吨和361.3万吨,同比分别-2.9%和-3.1%。工业雷管累计产、销量分别为5.4亿发和0.6亿发,同比分别-8.6%和-8.3%。10月份单月民爆生产企业完成生产总值37.1亿元,同比-3.0%;实现总利润9.3亿元,同比+16.0%。10月单月,生产企业工业炸药产、销量分别为39.4万吨和38.8万吨,同比分别-1.3%和-1.9%;工业雷管产、销量分别为0.57亿发和0.55亿发,同比分别-5.7%和-6.4%。
10月民爆景气边际改善已现,煤炭保供助力民爆景气回暖。从单月数据看,10月民爆行业继续呈现下行态势,但主要经济指标和炸药产量同比降幅有所缩小,边际改善已现。根据中爆协数据,10月单月民爆生产企业生产总值和利润分别为37.11和9.26亿元,同比-3.0%和+16.0%,环比-0.67%和9.2%,同比增速环比9月分别+2.9pct和+24.57pct,延续此前的复苏态势。①债务省:2024年1月国务院下发政策文件新要求天津、内蒙、广西、云南、宁夏等12个债务较高省市自治区除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省部级或市一级2024年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民爆行业上半年需求因而受损。我们得知,下半年以来行业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6-10月单月工业炸药产量同比向上的省市自治区数量分别从4个提升至12个,财政部已于2024年10月12日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明确的目的性增量政策举措,这中间还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等政策,各债务高风险省市自治区基建项目或重新推进,有望提振民爆景气。②内蒙古、山西:此外,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家和地方省份加强煤炭保供的要求,内蒙山西煤炭开采或加速。根据中爆协数据,10月单月内蒙古、山西工业炸药产量分别5.98、3.35万吨,同比+7.6%和8.8%,环比+18.4%和+16.7%。根据煤炭资源网预测,11-12月全国原煤产量有望呈同环比双增的态势,民爆需求有望受益维持增长态势。③新疆、西藏:根据中爆协数据,新疆、西藏10月工业炸药产量分别4.88和0.66万吨,同比分别+8.9%和560.0%,景气持续向上。往后展望,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我们看好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景气延续。建议关注:易普力、江南化工、广东宏大、雪峰科技、高争民爆、金奥博、凯龙股份、壶化股份。
产品价格涨跌情况:本周化工品价格涨幅前十名为:乙烷(+10.3%)、醚后C4(燕山石化)(+7.5%)、碳四原料气(齐鲁石化)(+7.1%)、氯化亚砜(+7.1%)、DMF(华东)(+6.7%)、百菌清(华东)(+5.8%)、氟化铝(干法)(+5.6%)、二氯甲烷(+5.0%)、EVA(涂覆用,1157,韩华化学)(+4.6%)、甘氨酸(河北冀衡)(+4.2%)。本周化工品价格跌幅前十名为:液氯(-40.0%)、PVDF(粉料,东岳集团)(-33.8%)、盐酸(大地盐化)(-15.4%)、三甲胺(华鲁)(-7.7%)、美国Henry Hub期货(主连合约)(-7.6%)、液氩(河北)(-6.8%)、煤焦油(华东)(-6.5%)、顺丁橡胶(BR9000)(-4.6%)、维生素B12液相1%(国产)(-4.5%)、2,4D(华东)(-4.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料价格大大波动,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