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液氩市场的发展与光伏行业的兴衰紧密关联。近几年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单、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为西部地区液氩消费增长注入动力。但自2024年5月中下旬起,光伏行业面临困境,导致西北地区液氩消费量同比下降23.65%,液氩价格跌至历史低点,至3月份均值在310元/吨左右。
面对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终端需求难有跟进,最终在2024年光伏企业开启行业洗牌模式,部分中小型光伏企业降负减产甚至接连破产,虽然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寻求市场突破,但在需求释放不足的情况下,头部企业利润也遭受重创,进而导致西部地区液氩价格宽幅下跌。以新疆为例,截至3月6日价格跌至300元/吨,较去年高点降84.85%。
202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方向。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吸引了不少头部光伏企业的驻足,单、多晶硅产能不断加码,带动西部地区液氩消费增长。从单多晶硅产能分布来看,其中单晶硅产能大多分布在在宁夏、青海等地,占比分别在52%和43%,主要分布在宁夏中环、隆基以及青海高景、天合光能、晶科等头部企业;多晶硅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占比79%,大多分布在在新疆合盛硅业603260)、大全能源、晶诺等企业。单、多晶硅产能的释放为西部地区液氩消费增长提供保障。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尤其在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这些环节的价格普遍下跌,例如硅料平均价格下降超过74%,硅片平均价格下降超过14%,电池片价格下降超过61%,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超过39%。一方面,产能大幅扩张,远超需求增速,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下游客户在选择产品的同时更加关注价格,企业为赢得订单不惜降价缩利出售,导致各环节产品价格纷纷下跌,企业利润亏损较为严峻,部分中小型企业降负减产甚至破产,头部企业为避免亏损继续扩大,纷纷下调生产负荷。据卓创资讯301299)调研,目前部分光伏企业开工负荷仅维持2成左右,对液氩需求缩量明显。2024年西北地区液氩消费量降至29.7万吨,同比减少23.65%。需求弱势影响下,西北地区液氩价格亦跌至低位,截至3月11日,新疆300元/吨,较去年高点降84.85%;陕西400元/吨,降幅73.33%;甘肃350元/吨,降幅81.58%。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CPIA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在531-583GW,同比增长10%。到2030年全球新增5500G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中,预计80%将来自太阳能。未来五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仍保持高位,预计至2029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340GW,较2024年增加22.5%。在中国光伏新增装机乐观预期下,西北地区单、多晶硅产能继续释放,预计至2029年,单晶硅产能增至451GW,较2025年增120%;多晶硅产能至650万吨,较2025年增117%。随着西部地区单、多晶硅产能持续加码,未来对西北地区液氩消费增长提供动力,从而支撑西北地区液氩价格良好运行。
上述预测仅为乐观预测,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短期影响,但长远来看,凭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和技术进步,西北地区光伏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支撑西北地区液氩消费量保持增势,未来西北地区液氩价格或将迎来光明。